分享到
毕马威与HKIFA:过半数基金公司预计未来五年资产规模将增长11-30%
酷汇讯 | 06-16 17:23

毕马威与香港投资基金公会(HKIFA)发表联合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一半受访基金公司认为香港基金管理业在未来五年前景乐观,纵然有潜在挑战,但53%受访公司预计到2025年其管理总资产规模将增长11%至30%。 

报告名为《2025年愿景:香港基金管理行业的未来》,毕马威向HKIFA会员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业内高级管理层进行深入访问,探讨行业的长远前景。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开放资产管理行业、大湾区持续发展、科技带来的变革以及环境、社会与管治(ESG)投资等因素均为主要的增长动力。受访公司指出到2025年对香港基金管理行业最大影响的五大趋势,顺序为法规的转变、费用压力、大湾区崛起成为金融中心、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互通的强化。

毕马威资产管理全球主管及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韦安祖(Andrew Weir)表示:

"香港一直被视为主要的资产管理中心。业内持份者的紧密合作和积极沟通将会是行业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把握中国发展、科技以及ESG等重大机遇将在未来几年带动增长,巩固香港作为环球及亚太区主要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李锦荣表示:

"为了满足香港人口老龄化下的退休需求,基金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协助投资者了解他们如何就将来的入息需要在今天作投资,但现实问题是投资者往往不愿承担风险但想获取更佳回报。故此,我们需要加大投资教育的力度,协助投资者了解风险与回报之间的权衡,令投资者更关注其退休金计划,有助他们更了解退休后的选择,及如何因应未来的支出需要而早作规划。"

展望未来五年,受访公司认为“资本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及“大湾区持续发展”等对香港资管行业影响最大。不少受访公司都感到乐观,并指出自2015年以来源自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AUM)有较大的增长,此趋势只会进一步加速。三分之一的受访公司预期到2025年来自中国的AUM会增长超过30%。

毕马威中国亚太区及中国资产管理主管合伙人廖润邦表示:

“基金管理行业需要为已退休客户开发具吸引力且长远提供入息的产品。香港在退休金方面面对相当大挑战,要解决退休后收入和退休金问题有赖业界、监管机构、政府、雇主和雇员等相关持份者携手合作”。

大部分受访公司更同意,香港作为重要资产管理中心,可利用其优势在大湾区把握重大商机,大湾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虽然,大部分受访公司(79%)目前尚未就大湾区制定发展计划,但随着37%的受访公司表示将于未来12个月制定大湾区策略,这情况将会改变。此外,21%的受访公司表示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受访公司认为,科技于2025年将更多应用于提高效率以及使客户更容易投资等方面。近八成受访公司预计,在未来12个月将增加科技投资, 37%预期将增加10%或以上的投资。 20.8%会投资在与客户相关的科技,包括数码化客户界面、网站优化及应用程式等;最多受访公司(22.3%)打算投资在数据上,希望能更有效利用数据协助管理层作出接近即时和更理想的管理决策。

毕马威中国香港区证券及资产管理业主管合伙人徐明慧说:

“正考虑建立直接客户渠道的基金公司需要充份理解如何善用客户数据。能够凸显自己优势的基金公司,将会是那些能够建立优质产品及诚信、提供更佳的客户体验、及能提供简易投资者教育方式的公司。”

近年,愈来愈多客户要求公司将ESG纳入投资决策及推出可持续性相关产品。 89%的受访公司“同意”或“非常同意”提供这类产品对客户来说愈来愈重要。然而,受访公司对于到2025年ESG产品在其资产管理规模所占份额则有不同的估算:84%的预期将超过5%,但有超过四分之一(26%)的受访公司预期将超过25%。

更关注ESG投资将促使基金公司物色合适的人才去带领及落实其ESG计划。然而,受访公司均认为市场缺乏ESG专才;并指出在各类人才中,香港最缺乏这方面的人才。